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,烏甜仔是個對植物外型很貼切的形容,不過為什麼烏甜仔要叫龍葵呢?
查了一些書,「龍葵」載於《唐本草》,唐.蘇敬謂:「即關河間謂之苦菜者,葉圓花白,
...,生青熟黑。」北宋《圖經本草》稱龍葵為「苦葵」、「天茄子」,北宋.蘇頌謂:「葉圓似排風而無毛,花白,實若牛李子,生青熟黑亦似排風子。」而北宋《證類本草》,形容龍膽時,也提到龍膽是「葉似龍葵、味苦
如膽」後來明代《本草綱目》也採用這種說法。《本草綱》草部隰草類稱龍葵為「水茄」、「天泡草」和「老鴉酸漿草」,李時珍謂「皆處處有之,四月生苗,嫩時可食,柔滑,漸高二、三尺,莖大如筋,似燈籠草而無毛,葉似茄葉而小,五月以後開小白花,五出黃蕊,結子正圓,大如五味子,上有小蒂數顆
同綴,其味酸,中有細子亦如茄子之子,但生青熟黑者為龍葵。」總之,它算是一種具有藥性的常見野生菜蔬。(好像成書於南北朝時代的《顏氏家訓》在提到詩經植物名辨『荼苦』時,提到了『龍葵』與之不同,所以『龍葵』一詞的使用或許可以推到南北朝)
由以上我們可推知,「龍葵」這種植物的中文名詞,主要是以「葵」來表達菜蔬的屬性,因「葵」字本來古代民間的常見數種菜蔬泛稱(個人覺得特別是葉互生,有柄,會成ψ分枝小葉的,葉緣帶波浪狀或鈍鋸齒),例如:「鳧葵」、「菟(兔)葵」等,當然,它們於現今植物分類學未必有什麼親緣關係,但是為什麼叫「『龍』葵」,這是困擾筆者很久的問題,現在看來,似乎也只能知道「龍葵」是關中或河北一帶的指稱說法,是該植物的哪裡像龍,還是有什麼不知名而與龍有關的傳說,還是龍是某字的諧音或誤植?反正,聽起來似
乎把這個常見野菜加上了高貴的色彩,後來,龍葵就成了指涉這類「葉圓似排風而無毛,花白,實若牛李子,生青熟黑亦似排風子。」植物的主要中文俗名。
如果我們再來推敲一下「龍葵」以外的別名:烏仔菜、烏子仔菜、黑子菜、苦葵、天茄子、老鴉眼睛菜、水茄、牛酸漿、烏甜菜、天泡烏甜菜、烏子茄、黑甜仔菜、黑鬼仔菜、黑店仔子、黑天天、野辣椒、黑茄子....;主要強調其成熟轉黑的果實,以及嘗其果實之味道,會發現其實它們把「龍葵」貼切太多了。
再來閒扯一下英文怎麼稱「龍葵」,有人說「龍葵」叫nightshade;那麼「龍葵」是怎麼nightshade發生關係的呢?我想這應該是指涉範圍大小差異的問題,首先中國古書上的「龍葵」基本上僅對應現今的(
Solanum nigrum L.)或(
Solanum americanum),指涉範圍比較小,而nightshade在外國可以泛指
Solanum屬的許多種植物,偏偏「龍葵」又是中國及台灣很常見的
Solanum屬植物,或許正因如此,許多早期知名的英漢大辭典,直接就把nightshade翻成龍葵或龍葵屬,可能應此才塑造出「nightshade=龍葵」的刻板印象,不過如果有人去查比較晚近才出版的英漢辭典,會發現nightshade現在已被翻成「茄屬植物」,我想這是比較合理的翻譯,因為在
Solanum屬裡的中文俗名,叫「龍葵」或「XX龍葵」的並不多,反而是「XX茄」比較多。
參考資料:
1.
http://www.zjtcm.net/kejian4/PART42/00.HTM 2.姚榮鼐,1994,臺灣維管束植物種名錄
3.張碧員等,1997,台灣野花365天
4.吳雪月,2000,台灣新野菜主義